>首页> IT >

全球热头条丨“成长稳健派”李德辉:新能源预计仍是今年投资主赛道,穿透能力是投资的第一要义

时间:2022-07-28 20:59:39       来源:华尔街见闻

在众多成长股基金经理中,李德辉是一个相对谨慎的人。

他将自己定义为成长股选手中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基金经理,股票仓位很少处于特别激进的位置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他赞同行为金融学的“损失厌恶”理论,认为“亏钱的不快乐”比“赚钱的快乐”要多一点。

这些因素构成了李德辉在投资上坚持一个相对偏均衡的布局,但当访谈中问及如果回到年初时点是否会做出改变时,李德辉坦言,如果年初就能够知道今年的市场演变情况,肯定会做出相应的调整,但问题在于没有人能够准确地预测未来。因此,他仍然会坚持相对偏均衡的组合,但可能会给予短期景气度更高的权重。

市场的浪潮暗涌下,在投资上有所坚持、又有进化的人,也许能走得更远。

泛成长的均衡投资风格

李德辉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博士,但他当年入行做研究员,却是从TMT行业研究起步,这个跨度很是有趣。

后续以TMT行业为圆心,李德辉在投资领域不断“开疆拓土”,最终形成了泛成长的均衡投资风格。

这可能让人理解上有点困难,直白的说,李德辉着眼于多行业的研究比较,并在此基础上在“好赛道”中挖掘“好公司”。并且,除了公司的远期成长的确定性,他也会非常关注组合的均衡性。

比如,他的组合里常有些偏“稳健”的行业持股,比如白酒、金融等,但也不乏一些成长而估值合适的股票。“大体上我们是一个泛成长的投资框架,通过聚焦优质成长和行业均衡配置,我们希望能够做到长期稳健的业绩。”李德辉称。

成长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

在他看来,成长行业一直在变,2012年-2015年是TMT行业的牛市,2020年之后的这两年是新能源产业的牛市。

A股市场所谓高景气度的赛道一直在变,背后反映的是产业趋势的变迁。

所以李德辉认为,投资还是要理解大的产业趋势,综合行业自身的结构、渗透率的变化等因素来做判断。

这种大趋势通常会从新东西诞生开始,市场份额从0到1,再慢慢做到饱和,饱和之后行业高成长周期结束,步入成熟期,再而衰退,完成一轮行业周期的轮动。

而大多数时候,这类大趋势是没法提前很久来预测的,需要投研团队边走边看。大家通过不断地在各个行业做横向比较,将大胆假设和敏锐观察相结合,最终挖掘到那个方向。在李德辉看来,敏锐观察主要靠勤奋的学习和调研,要比市场稍微领先地判断产业趋势和公司逻辑。而大胆设想则需要将眼光放长远,以长期视角来判断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,这样可以看到更长期之后公司的价值,可以相对能接受当前一定程度的高估值。

新能源预计仍是今年投资主赛道

A股常常出现投资拥挤的状况——在个别景气特别突出的赛道中。

这本质上是因为,多数机构在交易当下的景气度,尤其是2021年到现在,新能源是全市场稀缺的具有高景气和高增长的赛道,“热钱”涌入地更加汹涌。

比较少“押注”的李德辉这次却认为今年应该“更集中”一些。

他反思,今年的组合确实比较均衡,因为一贯看重公司持续阿尔法的创造能力和估值的安全边际,所以对市场及行业贝塔的关注不够。体现在净值上,就是在下跌过程中,确实与成长风格相比,组合防御性较高;但反弹时候,也没有表现出很高的弹性。

但其实,今年的主线就是交易的就是通胀。不论是调整时期的传统能源,还是上涨时期的新能源,背后都是通胀主题在起作用。所以,这个时候投资布局是可以更集中一点的,适当地增加一些弹性。

“当事物已经在往一个方向发展时,在没有太多外力办法去扭转这个趋势前,跟随着这个趋势做些调整有其必要性。”李德辉称。

新能源波动或会放大

李德辉判断,现在新能源,如果只看短周期(一年内)的行情,可能已是后半段;但如果观察长周期,仍然还在向上周期之中。

新能源没有去年那么贵,但也谈不上绝对的便宜。新能源里面大部分的公司明年的估值都是30倍,如果不发生需求的恶化,大致上性价比还可以。

新能源目前也远没有到达需求增长放缓的临界点。所以,在这两年,新能源今年和明年的景气度还是非常高,只不过波动会很大。

从下半年看,新能源景气度还是比较高,不用担心供给过剩的问题。从股价的角度来看,二季度已经涨了一波,三季度如果再涨一波,四季度会有一点压力的,这时或许是估值切换的契机。

长期来说下游占优

李德辉表示,新能源行业,严格意义上不存在长期的供不应求,绝大多数的供不应求都是短期的。

但从长期看,下游环节会在产业链中更加占优,因为下游有一定的品牌溢价和渠道溢价,上游是标准的工业品。

但是在短周期里,不一定。因为上游可能盈利能力很强,下游确实不赚钱。

具体来说,电池环节有比较高的壁垒,竞争格局也比较清晰;下游整车也可以,只不过整车判断难度稍微高一些;上游的材料在电池面前没有那么强的议价权。并且资源行业的定价和估值通常比较难。尤其是要区分整个市场在交易当下,还是在交易景气,需要更加有经验的思维去衡量。

仔细看待高景气时高预期

在李德辉看来,A股有一些独特的市场特征。比如,景气度在高点的时候,估值隐含的预期很饱满。但一旦短期内出现增速拐点,这很容易“双杀”。

当行业增长快时,有时恨不得给50-100倍的估值;当行业增速下降时,又恨不得砸到10倍估值。

这让他对高估值、高预期的东西,始终保持一定的谨慎度。

以光伏某个细分板块而言,假如这些公司今年的盈利增长是翻倍的,明年增长也是翻倍的,所以今年8个亿,明年16个亿,按明年40-50倍计,就是800-900亿的市值。但是万一后年变成没有50%、60%的增长,那后年可能杀估值,万一明年做不到翻倍增长,也可能会“杀估值”。

但这些情况是否发生,关键还是看业绩能否符合预期,所以对产业价值的判断必须是动态调整,并在“双高阶段”保持相对谨慎。

提高视野的穿透能力

在李德辉看来,权益投资确实需要乐观,但更需要提高视野的穿透能力,这方面核心取决于对行业、企业未来几年的增长确定性和幅度的评估。

但这确实很难。

大部分人是线性外推的。但很多东西事物的发展和最初想的并不一致。

比如,2020年时,多数人没有想到,新能源车会发展的这么快。板块的增速或者估值消耗的速度比在2020年大家认为的要快,这就是股价上涨的真正来源。

反例则是清洁领域的某类科技消费品,虽然品类渗透率很低,但可能是因为客单价偏高等原因,渗透率提升并不理想,加上今年海外的需求特别差,所以大家担心很多,板块表现也不佳。

这种担心在2021年也发生过,有一度,市场觉得新能源的成长可能也不行了。但是后来新能源的增速还是保持着,股价也就同步有表现。

所以,李德辉认为,渗透率水平只是一个参考指标,当一个行业从10%的渗透率起步,是否能够往上,何时能够往上,还是需要去跟踪的。

只有预判拥有足够的穿透力,才能比市场稍微前瞻地把握住行情的本质。

如果穿透能力不强,性格很乐观,反而很容易把假想的东西认为是必然的东西,那也会亏很多钱。

“穿透能力是每个基金经理需要不断修炼和提升的点。”李德辉称。

关键词: 生物医学